后来我们逐渐发现,事实上这些是无济于事的。因为我们常常陪小豆聊天,周五陪她散心一下午,过了一个周末,再回到病房时,又听说她因为严重自伤的行为被关进了约束病房;我们陪小月游戏玩笑打闹,和她聊她喜欢的书,一天之后,又看到她的手指上多了砸墙的伤痕。仿佛我们做出的一切努力,不过是在一片无尽的黑暗里亮起一点微不足道的火花,“刺啦”一声亮起来,但很快又熄灭了。我们逐渐感到自己的努力无异于螳臂当车,都是无用功罢了。面对他们的无力和绝望,我们充满挫败感,非常失望和难过。
后来,无意中被影视作品中一位抑郁症患者的自白击中:“我唯一需要你做的,就是别大惊小怪,接受真实的我,以及你无法治好我这个事实。”我们突然意识到,作为非专业人员,自己希望去治愈他们,其实是一种自以为是。
抑郁症不是简简单单的不开心或者闹情绪,这种疾病带给他们的巨大痛苦和绝望,绝非我们转移其注意力,帮助他们开心就能解决的。出于这种心理的关怀和陪伴,可能反而带给了他们更沉重的心理负担。因为他们本就深陷痛苦,却还要在他人充满期待的关怀中努力装作开心,粉饰太平。也许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做了些许努力没见成效,不经意间会将我们的失落、抱怨与指责传递给敏感的抑郁症患者。
实际在一个月的实习期中,我们目睹了许多抑郁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不断经历的波折,也目睹了不少家属或其他重要关系人如过山车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,他们的反应与我们这些刚刚深度接触抑郁症的实习生很是相似。